氟化氢 | ||||
标
识 |
中文名: | 氟化氢 | ||
英文名: | Hydrogen fluride | |||
分子式: | HF | 分子量: | 20.01 | |
结构式: | ||||
CAS号: | 7664-39-3 | RTECS号: | MW7875000 | |
HS编码: | UN编号: | 1052 | ||
危险货物编号: | 81015 | IMDG规则页码: | 8185 | |
理 |
外观与性状: | 无色液体或气体。 | ||
主要用途: | 用于蚀刻玻璃,以及制氟化合物。 | |||
熔点: | -83.7 | 沸点: | 19.5 | |
相对密度(水=1): | 1.15 | 相对密度(空气=1): | 1.27 | |
饱和蒸汽压(kPa): | 53.32/2.5℃ | 溶解性: | 易溶于水。 | |
临界温度(℃): | 188 | 临界压力(MPa): | 6.48 | |
燃烧热(kj/mol): | 无意义 | |||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
避免接触的条件: | |||
燃烧性: | 不燃 | 建规火险分级: | ||
闪点(℃): | 自燃温度(℃): | 无意义 | ||
爆炸下限(V%): | 无意义 | 爆炸上限(V%): | 无意义 | |
危险特性: | 腐蚀性极强。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
燃烧(分解)产物: | 氟化氢。 | 稳定性: | 稳定 | |
禁忌物: | 易燃或可燃物。 | 聚合危害: | 不能出现 | |
灭火方法: | 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 | |||
包 装 储 运 |
危险性类别: |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 20 |
包装类别: | Ⅰ | |||
储运注意事项: | 不燃有毒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可燃物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 |||
毒 性 危 害 |
接触限值: | 中国MAC:lmg[F]/m3 苏联MAC:0.5mg/m3 美国TWA:ACGIH 3ppm[F],2.6mg[F]/m3[上限值] 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 ||
侵入途径: | 吸入食入 | |||
毒性: | 属高毒类 LD50: LC50:1276ppm 1小时(大鼠吸入) | |||
健康危害: | 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高浓度的氟化氢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吸收后可生产全身的毒作用,还可导致氟骨症。急性中毒:接触高浓度的氟化氢,可引起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甚至产生反射性窒息。慢性中毒:引起鼻、咽、喉慢性炎症,严重者可有鼻中隔穿孔。骨胳损害可引起氟骨病。氟化氢能穿透皮肤向深层渗透,形成坏死和溃疡,且不易治愈。 | |||
急 |
皮肤接触: |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 ||
眼睛接触: |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 |||
吸入: |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
食入: | 患者清醒时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 |||
防 |
工程控制: |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 ||
呼吸系统防护: |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 |||
眼睛防护: |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
防护服: | 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 |||
手防护: | 戴橡皮手套。 | |||
其他: | 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
泄漏处置: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切断气源,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注意收集并处理废水。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
氢氟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非售品
CAS:7664-39-3
分子式:
分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