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您提供化工资料查询,分享技术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甲基纤维素质量检测

规格:
包装:20kg/包
最小购量:1
CAS:9004-67-5
分子式:
分子量:

甲基纤维素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甲基纤维素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精制棉、氯甲烷制得的甲基纤维素。该产品主要在合成树脂生产中用作分散剂,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建筑、涂料、印染、纺织、皮革、造纸、陶瓷等各工业部门作粘接剂、增稠剂、保湿剂、赋形剂或耐油涂层填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2016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20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2002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第75号令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分类与命名
55 MF—□------粘度分类
|
 ----------凝胶温度
4 要求
4.1 理化指标
产品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
表 1 理化指标
名 称 指 标
外 观 白色或微黄色粉末
甲氧基含量 % 28.0~32.0
粘度(2%溶液,20℃) 粘度分类见表 2
灰份 % ≤ 1
水份 % ≤ 6
表 2 理化指标 MPa·s
项 目 规 格 指 标
特低粘度
5         3~7
10        8~12
15        13~18
低粘度
25       20~30
50       40~60
100      80~120
高粘度
300     250~350
400     350~550
800     600~1000
1000    800~1200
1200    1000~1400
1500    1200~1800
2000    1600~2400
3000    2500~3400
4000    3500~5600
6000    5000~9000
8000    7000~9000
10000   8000~12000
12000   10000~14000
15000   13000~16500
特高粘度
20000   17000~22000
25000   22000~28000
30000   27000~32000
35000   32000~38000
40000   37000~42000
50000   2300~3200※
60000   3100~4090※
100000  4100~5600※
注:※为 1%水溶液、20℃时的粘度。
4.2 净重允差
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

5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它规定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
5.1 外观
用目测。
5.2 甲氧基含量
5.2.1 测定原理
甲基纤维素中的烷基在较高温度下与氢碘酸反应生成碘代烷,碘代烷与溴反应生成溴化碘,后又生成碘酸,在碘化钾存在下,游离出碘,用碘量法测定游离碘含量,计算出烷基总量,即为甲氧基含量。
R-OCH3+HI→ROH+CH3I
CH3I+Br2→CH3Br+IBr
Ibr+2Br2+3H2O→HIO3+5HBr
HIO3+5KI+3H2SO4→2K2SO4+KHSO4+3H2O+3I2 I2+2Na2SO3→2NaI+2Na2S4O6 5.2.2 仪器
a) 甲氧基测定装置见图1
b) 分析天平;
c) 滴定管:50mL;
d) 碘量瓶:500mL。
5.2.3 试剂
a) 次亚磷酸;
b) 氢碘酸:将100mL氢碘酸加20mL次亚磷酸通N2在150℃加热回流4h蒸出水,比重约为1.7;
c) 甲酸;
d) 溴;
e) 冰醋酸;
f) 醋酸酐;
g) 碘化钾;
h) 醋酸钠:25%溶液;
i) 硫酸:1∶9溶液;
j) 硫酸镉:5%水溶液;
k) 硫代硫酸钠:5%水溶液;
l) 硫代硫酸钠:c(Na2S2O3)=0.1mol/L;
m) 甲基红指示剂:0.1%乙醇溶液;
n) 淀粉指示剂:0.5%溶液;
o) 洗涤液:5%硫酸镉溶液和5%硫代硫酸钠等体积混和;
p) 吸收液:称取20g醋酸钠溶于10mL醋酸酐和90mL冰醋酸中,使用时取溶液30mL加1mL溴摇匀即可。
5.2.4 试验步骤
首先在洗涤管中加入约10mL洗涤液,吸收管中加入新配制的吸收液31mL,安装好仪器,然后称取已在105℃烘至恒重的干燥样品0.05g左右(准确至0.0001g)于反应瓶中,加入7mL氢碘酸,将反应瓶迅速与回收冷凝器连接好(磨口处用氢碘酸湿润),以每秒1~2个气泡的速度通入氮气,并加热油浴,在0.5h内升温至150℃±2℃,维持60min后,除去油浴,继续通氮气15min后,取下吸收管,小心地把吸收液移入已盛有10mL 25%醋酸钠溶液的500mL碘量瓶中洗涤,使总体积达125mL左右。不断摇动碘量瓶的同时,一滴一滴地缓慢加入甲酸至黄色消失,加一滴0.1%甲基红指示剂,出现红色5min不消失,再加入三滴甲酸。静置片刻,加碘化钾4g和1+9的稀硫酸20mL,摇匀于暗处静放5min,然后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临近终点时加入0.5%淀粉指示剂3~4滴,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5.2.5 同时作空白试验。
5.2.6 结果按式(1)计算
                c×(V1-V2)×0.00517 
总甲氧基X% =------------------------×100..................................(1)
                           m
式中:
V1——滴定样品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数,mL;
V2——空白试验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数,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干燥样品的质量,g;
0.00517——与1mL 0.1mol/L硫代硫酸钠相当的甲氧基的克数。
平行试验允许差应不超过0.3%。
5.3 粘度
5.3.1 仪器
a) NDJ-1型旋转式粘度计;
b) 托盘天平;
c) 烧杯。
5.3.2 试验步骤
a) 溶液的配制
称取经100℃~105℃恒重的试样2.0g(精确至0.01g),倒入250mL烧杯中,加入50mL 80℃~90℃的热水溶胀10min~15min,然后放入0℃~5℃的冷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后加水稀释成所需浓度的均一溶液。
b) 操作方法
将上述配制的2%溶液,恒温至20℃±0.1℃,用NDJ-1型旋转式粘度计测定。
c) 结果处理
平行试验允许误差应不超过结果的2%,取两次试验的平均值为最后结果。
5.4 水份
5.4.1 仪器
a) 分析天平;
b) 称量瓶:直径60mm、高度30mm;
c) 烘箱。
5.4.2 试验步骤
称取试样2g~4g(准确至0.0001g)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将称量瓶放入烘箱,调节温度为105℃~110℃,使样品烘干至恒重。
5.4.3 结果按式(2)计算
              m-m1
水份X2=--------------×100%....................... (2)
                m
式中:
m——样品质量,g;
m1——干燥后样品质量,g;
平行试验允许误差应不超过0.2%。
5.5 灰份
5.5.1 仪器
a) 瓷坩锅:50mL;
b) 高温炉:温度可控制在650℃±50℃;
c) 分析天平。
5.5.2 试验步骤
称取2g(准确至0.0001g)干燥试样,置于已在650℃±50℃恒重的冷却至室温的洁静瓷坩锅中,在电炉上缓缓加热,直至样品完全碳化,冷却,用0.5mL硫酸(比重为1.84)湿润残渣,继续加热至硫酸蒸气逸尽,在650℃±50℃的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
5.5.3 结果计算
灰份(以硫酸盐计)的质量百分数按式(3)计算:
 
              m2 - m1
灰份X3=----------------×100%........................(3)
                 m
式中:
m2——残渣和坩锅质量,g;
m1——空坩锅的质量,g;
m——样品的质量,g。
平行试验允许误差应不超过0.5%。
5.6 净含量允差
按JJF 1070的规定进行测定。

6 检验规则
6.1 产品应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6.2 同一型号的产品以不低于 0.5t 为一批进行检验,需方如有特殊要求,可协商决定。
6.3 检验时根据批量(桶或袋数)的大小,按表 3 的规定确定取样单位数。当总体物料单元数大于 500时,按总件立方根的 3 倍取样,如计算中出现小数则进为整数。取样品时,应从距包装衬袋不浅于 10cm处抽取,每桶(或袋)等量采样,样品总量不少于 200g,样品应置于干燥洁净的样品袋内。
表 3 抽样方案 桶(袋)
批量 样本大小 批量 样本大小
1~10    10   181~216   18
11~49   11   217~254   19
50~64   12   255~296   20
65~81   13   297~343   21
82~101  14   344~394   22
102~125 15   395~450   23
126~151 16   451~512   24
152~180 17     ——    ——
6.4 产品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4.1 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粘度、水份及灰份。
6.4.2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要求的全部内容。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b) 当结构、工艺、材质等发生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 正常生产,每年一次;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5 检验结果如有某个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允许自同批产品中重新抽取双倍量样品复检一次,复检结果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 标志、标签及使用说明书
7.1 标志、标签
产品应有清晰、牢固的标签,并应标明:
a) 产品名称、商标;
b) 生产日期;
c) 批号;
d) 净重;
e) 生产厂名、厂址;
f) 执行标准代号。
7.2 使用说明书
应符合GB/T 9969的规定。

8 包装、运输及贮存
8.1 包装
产品采用纸板桶或复合袋(均应内衬塑料袋)包装,桶盖应牢固,复合袋应密封。
8.2 运输
产品装运时应轻装轻放,在运输过程中应加盖蓬布,避免粉尘污染。
8.3 贮存
产品贮存时应注意防潮,避免日晒、雨淋,禁止与酸碱接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