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试验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和氯仿,不溶于乙醚。按OT-42方法测定。
重铬酸盐沉淀试验在2%的试样液5ml中,加入稀盐酸试液(TS-117)5ml,再加水5ml和10%重铬酸钾液2ml。应形成橙黄色沉淀。
取硝酸钴75mg和硫氰酸铵300mg溶于2ml水中,加2%的试样水溶液5ml,混合后用稀盐酸试液(TS-117)酸化。应形成淡蓝色沉淀。
取2%试样液5ml,加入25%盐酸lml、5%氯化钡溶液5ml及5%磷酸钼钨酸溶液1mL应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并在日光下逐渐变成蓝色。
5%试样液的pH值应为3.0~3.7。按常规方法测定。
于0.5%试样液5ml中,加碘试液(TS-124)数滴。应产生深红色。
鉴别试验
取试样1g,加水至10ml配制成悬浮液,加碘试液(TS-124)0.1ml,经混合振摇30s后,碘试液应褪色(以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相区别,因聚乙烯吡咯烷酮可形成红色)。加淀粉试液(TS-235)1ml,振摇混合后,应无蓝色产生。
医药用聚乙烯吡咯烷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药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以下简称聚维酮、PVP)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乙烯基吡咯烷酮(以下简称NVP)为原料,经均聚反应制得的医药用聚乙烯吡咯烷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制备
GB/T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试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724 化学试剂 PH值测定通则
JJF1070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规则
3 分子式、结构式
分子式:[C6H9NO]n
结构式:
4 要求
聚维酮为粉末,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USP/EP 级 CP 级
外观 白色至乳白色粉末
K 值 K值≤15时,为标示值的85%~115%;
K值>15时,为标示值的90%~108%
NVP残单(杂质A) , w/% ≤ 0.001 0.05
水分,w/% ≤ 5 5
pH 值(5﹪水溶液) 3.0-5.0 3.0-7.0
氮含量,w/% 11.5-12.8 11.5-12.8
醛(以乙醛计) ,w/% ≤ 500 500
硫酸盐灰分,w/% ≤ 0.1 0.1
重金属 (以铅计) ,w/% ≤ 0.001 0.001
过氧化物(以过氧化氢计),w/% ≤ 0.04 /
2-吡咯烷酮 (杂质 B) ,w/% ≤ 3.0 /
甲 酸,w/% ≤ 0.5 /
肼,w/% ≤ 0.0001 /
5 试验方法
5.1 安全提示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和样品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5.2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的标准滴定溶液、制齐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它规定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
5.3 K 值的测定
5.3.1 方法提要
PVP 按分子量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通常用K 值来表示,K 值是不随PVP 浓度改变的参数。测定K值常用的方法是用乌式毛细管黏度计测得PVP 水溶液的相对黏度η,然后由下式计算出K 值。
5.3.2 仪器
5.3.2.1 恒温水浴(控温范围10℃~50℃):选用直径30cm 以上,高40cm 以上的玻璃缸或有机玻璃缸,附有电动搅拌器和加热制冷恒温装置,恒温精度为±0.05℃;
5.3.2.2 温度计:分度为 0.1℃;
5.3.2.3 秒表:分度为0.2s;
5.3.2.4 乌氏黏度计(见下图):毛细管内径为0.5mm±0.05mm,长140mm±5mm,测定球A 的容量为3.5ml
±0.5ml,流出时间在 120s~180s 为宜。
5.3.3 测定步骤
准确称取PVP 样品1 g(准确至0.0002g,以无水物计),加蒸馏水充分溶解后移入100ml 容量瓶中,在25℃±0.05℃恒温水浴中放置1h 后,稀释至刻度,摇匀。用3 号玻璃漏斗过滤,弃去初滤液(约1ml),取滤液(不少于7ml)沿洁净、干燥的乌氏黏度计管2 内壁注入B 中,将黏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25℃±0.05℃中,并使水浴的液面高于球C,放置15min 后,将管口1,3 各接一乳胶管,夹住管口3 的胶管,于管口1 处用洗耳球抽气,使PVP 溶液液面缓缓升高至球C 的中部,先放开管口3,再放开管口1,使PVP 溶液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测定线m1,下降至测定线m2 处的流出时间,重复测定两次,两次测定值相差不得超过0.1s,取两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为PVP 溶液的流出时间T。另取经3号玻璃漏斗滤过的蒸馏水按以上过程同样操作,测得值为纯溶剂的流出时间TO。
5.3.4 计算
由公式(1)计算出K 值:
式中:
c ——100ml 溶液中溶解PVP 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百毫升(g/100ml);
η ——相对黏度(溶液流出时间与纯溶剂流出时间的比值T/TO )。
5.4 残留NVP(杂质A)含量的测定
5.4.1 残留NVP(杂质A)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USP/EP 级微量单体的测定)
5.4.1.1 试剂与溶液
5.4.1.1.1 NVP(色谱纯);
5.4.1.1.2 甲醇(色谱纯);
5.4.1.1.3 乙酸乙烯酯(色谱纯);
5.4.1.1.4 流动相:(1+9)甲醇溶液。
5.4.1.2 仪器
5.4.1.2.1 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T
5.4.1.2.2 检测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5.4.1.2.3 色谱柱和保护柱:φ4.0 mm×250mm,5um C8 或C18 柱;
φ4.0 mm×25mm,5um C8 或C18 保护柱;
5.4. 1 . 3 测定步骤
5.4.1.3.1 条件:
柱温:40℃
测定波长:235nm
5.4.1.3.2 适宜性溶液测试
将准确称量的10mg NVP 和500mg 的乙烯醋酸放置于100ml 的容量瓶,用甲醇溶解并稀释。然后将1.0ml 的该溶液转移至100ml 的容量瓶,用流动相稀释并且混合。在色谱仪满足色谱分析条件并稳定后,进样 20ul ,要使得乙烯吡咯烷酮保持10 分钟左右的时间出峰,在乙烯基吡咯烷酮和醋酸乙烯酯分离度不低于2.0,如不行,进行流速适当调整。
5.4.1.3.3 标准样品的测定
以外标法作为定量的依据,选择色谱纯的NVP 为外标物。
把准确称量的50mg 的乙烯吡咯烷转移到一个100ml 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并且混匀。取1.0ml该溶液至100ml 的容量瓶,用甲醇稀释并且混匀。取5.0ml 该溶液至100ml 容量瓶,用流动相稀释并且混匀。
式中:C——标准样中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
m——称取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在色谱仪满足色谱分析条件并稳定之后,进样20ul ,6 次注射的乙烯基吡咯烷酮相当标准偏差不高于2.0%记下NVP 的峰面积(As)
5.4.1.3.3 样品的测定
将准确称量过的250 毫克PVP 放置于10ml 的容量瓶,用流动相稀释并且混合。色谱仪满足色谱分析条件并稳定之后,进样20ul ,记下NVP 的峰面积(Ai)
5.4.1.4 计算
样品中(以无水物计)NVP 残单的质量分数以w1 计,数值以%表示,按下式(2)计算:
试中:
c —— 标准样中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
m1 ——称取样品PVP 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As,Ai —— 标准样中 NVP 的峰面积和样品中NVP 的峰面积。
5.4.2 残留NVP(杂质A)含量测定——碘量法(适用于CP 级产品中残留单体的测定)
5.4.2.1 试剂和溶液
5.4.2.1.1 乙酸钠。
5.4.2.1.2 碘标准滴定溶液:c(1/2 I2)=0.1mol/L。
5.4.2.1.3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
5.4.2.1.4 乙酸溶液:5%。
5.4.2.1.5 淀粉指示液:10g/L。
5.4.2.2 仪器
天平:精确至0.0001g。
5.4.2.3 检测步骤
称取样品10.00 g(按无水物计),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 碘量瓶中,缓慢加入80 mL 水摇匀溶解,将1 g 乙酸钠加入到该溶液中摇匀,用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直到碘的颜色不再褪色。加3.0 mL碘标准滴定溶液,放置保持10 分钟,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碘,加3mL 淀粉指示液,至蓝色消失。同时按步骤作空白试验。
5.4.2.4 计算
样品中(以无水物计)NVP残单的质量分数以w1 计,数值以%表示,按下式(4)计算:
式中:
w ——样品中NVP残单含量,%;
V1——样品滴定过程中使用的碘标准滴定溶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空白滴定过程中使用的碘标准滴定溶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3——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4——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1 ——碘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2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111.14——NVP 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2 ——样品的质量,以干品计,单位为克(g)。
N-乙烯基吡咯烷酮均聚物中NVP 残单含量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005%
5.5 水分的测定
5.5.1 仪器与试剂
5.5.1.1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容量法);
5.5.1.2 无水甲醇:
甲醇的含水量应≤0.05%,当含水量超过时可于500ml 甲醇中加5A 分子筛约50g,塞上瓶塞,放置过夜,吸取上层清液使用。
5.5.1.3 卡尔-费休试剂:选购容量分析用卡尔-费休试剂;
5.5.2 测定步骤
5.5.2.1 费休试剂的标定
精密称量20mg(20μl )的水,通过加料孔加入反应池中,用卡尔-费休试剂滴定到终点,记下消耗卡尔-费休试剂的量。重复四次,即可计算出每ml 费休试剂相当于水的mg 量。
费休试剂对水的滴定度
式中:
V ——标定时消耗卡尔-费休试剂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G——20μl 水标准溶液中含水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5.5.2.2 样品测定
准确称取PVP 样品适量(约含10mg 水),用水分测定仪直接滴定至终点,记录读数V。
5.5.3 计算
水分以w2 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6)计算:
式中:
V1——耗用费休试剂的体积,单位为(ml);
T——费休试剂对水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m 3——样品的质量,单位为(g)。
5.6 pH 值的测定
5.6.1 仪器与试剂:
5.6.1.1 酸度计: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或用复合电极。
5.6.1.2 烧杯;(100ml 一只,50ml 四只)
5.6.2 测定方法:
称取PVP 样品约2.0g(准确至0.0002g,以无水物计),加水40ml 使其充分溶解,用标准缓冲溶液
校正酸度计后,放入样品溶液测定即得PVP 样品的PH 值。
5.7 氮含量的测定
5.7.1 方法提要
含氮量的测定原理是用硫酸分解样品,加入无水硫酸铜和硫酸钾作催化剂,使氮素成为铵盐,在浓热氢氧化钠溶液中铵盐成为NH3 逸出,以硼酸溶液吸收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5.7.2 试剂与仪器
5.7.1.1 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
5.7.1.2 无水硫酸铜;
5.7.1.3 硫酸;
5.7.1.4 氢氧化钠(40%);
5.7.1.5 硼酸(2%);
5.7.1.6 盐酸标准溶液(0.1mol/L);
5.7.1.7 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1 份0.1%亚甲基蓝与2 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
5.7.1.8 定氮装置: 包括凯氏定氮烧瓶、安全球、冷凝管、锥形瓶、煤气灯(见下图)。
5.7.3 样品测定:
称取PVP 样品0.2g(准确至0.0002g,以无水物计),置于500ml 定氮瓶中,依次加入10g 硫酸钾、0.5g 无水硫酸铜,再沿瓶壁缓缓加入20ml 硫酸,轻轻摇动定氮瓶,使样品被硫酸完全湿润,将定氮瓶成45°的角斜置,先用小火缓缓加热,再逐渐增大火,加强热使瓶内溶液沸腾,至溶液由黑色逐渐变为澄明的绿色后,继续加热0.5 h~1h,冷却。沿瓶壁缓缓加水250ml,振摇混匀,放冷后,加氢氧化钠溶液(40%)75ml,使沿瓶壁流至瓶底,形成一液层,加锌粒数粒,用安全球将定氮瓶与冷凝管连接;另取硼酸溶液(2%)50ml,置500ml 锥形瓶中,加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4~6滴;将冷凝管下端插入硼酸溶液面下,轻轻摇动凯氏烧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加热蒸馏,至接受液的总体积约为250ml时,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气冲洗约1min,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馏出液用盐酸标准溶液(0.1mol/L)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灰紫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5.7.4 计算:
氮的含量以w3 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7)计算:
式中:
V3————样品耗用盐酸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4————空白耗用盐酸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4—— 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0.014008——与1.00ml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1.000mol/L ]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质量。
5.8 醛的测定
5.8.1 醛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5.8.1.1 仪器与试液
5.8.1.1.1 全回流蒸馏装置;
5.8.1.1.2 1mol/L 盐酸羟胺;
5.8.1.1.3 9mol/L 的硫酸溶液;
5.8.1.1.4 0.1mol/LNaoH 标准滴定溶液。
5.8.1.2 测定步骤:
准确称取PVP 样品20g,放入装有180ml,9mol/L 的硫酸溶液的圆底烧瓶中(250ml 或500ml),装上回流冷凝器,回流45min,重新装配仪器,蒸馏并开始收集馏分至约100ml,馏分收集在一置于冰浴中的盛有1mol/L 盐酸羟胺20ml(溶液PH 已预先调节到PH3.1)的容器中,用0.1mol/LNaoH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PH3.1。同时做空白试验以作必要的校正。醛含量小于0.2%相当于NaOH 的滴定量小于9.5ml。
5.8.1.3 计算
醛的质量分数以w4 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8)计算:
式中:
V1—— 滴定样品耗用NaOH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 滴定空白耗用NaOH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
C—— NaOH 标准滴定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5—— 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0.044——与1.00m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乙醛的质量。
5.9.2 醛含量--分光光度法 (仲裁法)
5.9.2.1 试剂与仪器
5.9.2.1.1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5.9.2.1.2 三水乙醛合氨(三聚体)(密封避光于0~4℃保存);
5.9.2.1.3 冻干醛脱氢酶(-20℃保存);
5.9.2.1.4 1mol/L 盐酸;
5.9.2.1.5 溶液 A:称取磷酸二氢钾1.74g,加水80ml 使溶解,用11 mol/L 氢氧化钾调节pH 至9.0,加水稀释至100ml。
5.9.2.1.6 溶液B:称取一定数量的冻干醛脱氢酶到一个玻璃小瓶中,相当于70 单位,溶于10.0 ml的水中(注意——这个溶液在4℃稳定8 小时) 。
5.9.2.1.7 溶液C:称取40 mg 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到一个玻璃小瓶,溶于10.0 ml 的溶液A。
[注意——这个溶液在4℃稳定4 周]。
5.9.2.1.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5.9.3 测定步骤
5.9.3.1 对照溶液:称取三水乙醛合氨(三聚体)0.140g,加水溶解稀释至200ml。取上述溶液1.0ml,
加溶液A 稀释至100ml。
5.9.3.2 样品溶液:称取PVP 1.0g,加溶液A 溶解在60℃条件下加热保温1h,放冷至室温,用溶液A
稀释至100ml,
5.9.3.3 溶白溶液:水
5.9.3.4 测定
分别吸取 0.5 ml 对照溶液、样品溶液和空白溶液在分开的容器里。添加2.5 ml 的溶液A 和0.2 ml的溶液C 到每个容器中。盖上盖子避免氧气进入。倒置混合,并且使他们立起来在22±2℃静置2-3 分钟。使用水作为参比,在340nm 下测定溶液吸光度。添加0.05 ml 的溶液B 到每个容器中,盖上盖子避免氧气进入,倒置几次使其均匀。再用水作为参比,在340nm 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5.9.4 计算
醛的质量分数以 w4 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9)计算
式中:c——乙醛对照溶液的浓度,三水乙醛合氨(三聚体)质量乘0.72 因数计算而来,单位为毫克每毫
升(mg/ml)
m5 ——聚维酮的质量(以无水物计),单位为克(g)
AU2——在添加溶液B 之后,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U1——在添加溶液B 之前,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B2——在添加溶液B 之后,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AB1——在添加溶液B 之前,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AS2——在添加溶液B 之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AS1——在添加溶液B 之前,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5.10 硫酸盐灰分的测定
5.10.1 仪器与试剂
5.10.1.1 马弗炉;
5.10.1.2 电热板;
5.10.1.3 瓷坩埚;
5.10.1.4 干燥器;
5.10.1.5 硫酸。
5.10.2 样品测定
称取PVP 样品1.0g~2.0g(准确至0.0002g,以无水物计),置于已经700℃~800℃灼烧恒重的坩埚中,准确称重,于电热板上加热使其炭化,取出放冷至室温;加硫酸1ml 使湿润,在电热板上加热硫酸蒸气除尽后,置于马弗炉中升温至700℃~800℃灼烧使其完全灰化,取出,稍冷后置于干燥器内,放冷至室温,准确称重,再置于700℃~800℃马弗炉中炽灼直至恒重。如样品的残渣需做重金属检查,则炽灼温度必须控制在500℃~600℃。
5.10.3 计算
硫酸盐灰分以w5 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10)计算:
式中:
m6——灼烧后残渣与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m7——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m8——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5.11 重金属的测定
5.11.1 方法提要
在此重金属是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以铅计)金属杂质。
5.11.2 试剂与溶液:
5.11.2.1 乙酸盐缓冲溶液(pH≈3.5);
5.11.2.2 硫代乙酰胺(10%)
5.11.2.3 标准铅溶液:
称取硝酸铅0.1598g,置于1000ml 容量瓶中,加硝酸5ml,水50ml 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贮备液。使用前,准确量取贮备液10ml,置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每ml
相当于10μg Pb 标准溶液。
5.10.3 测定步骤
称取PVP 样品1.0g~2.0g (准确至0.0002g,以无水物计),置于瓷坩埚中于电热板上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硫酸 1.0ml,使其湿润,电热板上加热至硫酸烟冒尽后加硝酸0.5ml,蒸干至棕色氧化氮气体除尽后,放冷,置于500℃~600℃马弗炉中炽灼使其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后加水15ml,滴加氨水至中性,加入乙酸盐缓冲溶液2ml,微热溶解后,移入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25ml;同时在另一瓷皿中,按样品处理过程加入试剂,并蒸干后加醋酸盐缓冲溶液2ml;水15ml,微热溶解后移入比色管中,准确吸取一定量铅标准溶液(吸取1ml 相当于10×10-6Pb)用水稀释至刻度,作为标准管;然后在样品管和标准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10%)溶液2ml,摇匀,放置2min ,一同置
于白纸上,自比色管上向下透视,将样品管中显出的颜色与标准管比较,样品管的颜色应不深于标准管。
5.11.4 计算
重金属(以Pb 计)的质量分数以w6 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11)计算:
式中:
V5——吸取铅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9——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5.12 过氧化物的测定
5.12.1 试剂与仪器
5.12.1.1 13%(V/V)的硫酸溶液;
5.12.1.2 三氯化钛 - 硫酸溶液:取15%三氯化钛溶液(商品试剂)20ml,与13ml 硫酸小心谨慎混合均匀(混合液体颜色为紫黑色);加适量浓过氧化氢溶液至出现黄色;加热至冒白烟,放冷,用水稀释,并再蒸发至有沉淀析出,加水得到无色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过滤;
5.12.1.3 分光光度计。
5.12.2 测定步骤
40 mg/ ml 样品溶液:称取PVP 无水样品4.0g(精确至0.0001g),加水溶解,移至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刻度(原液),吸取25.0ml 上述溶液,加2.0ml13%(V/V)硫酸溶液作为参加溶液作参比,另吸取25.0ml 上述溶液,加2.0ml 三氯化钛-硫酸溶液,在30min 内在405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5.12.3 计算
过氧化物(以 H2O2 计)的质量分数以w7 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12)计算:
式中:
A—— 加过三氯化钛 - 硫酸溶液的样品溶液吸光度;
M10——PVP 无水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5.12 2-吡咯烷酮(杂质B)含量的测定
5.12.1 试剂与溶液
5.12.1.1 磷酸溶液;
5.12.1.2 2-吡咯烷酮(色谱纯);
5.12.1.3 流动相:取适量水用磷酸调节pH 值为2.4
5.12.2 仪器
5.12.2.1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紫外检测器;
5.12.2.2 液相色谱柱:
φ3.0mm × 25mm,5um 末端封尾的C18 基质硅胶色谱保护柱;
φ3.0mm × 250mm,5um 末端封尾的C18 基质硅胶色谱柱;
5.12.3 测定步骤
5.12.3.1 测定条件
柱温:30℃;
检测波长:205nm;
进样体积: 50ul;
流量:调整流量至2-吡咯烷酮出峰时间在11 min。
5.12.3.2 标准溶液:称取0.100g 2-吡咯烷酮用水溶解,移入100ml 的溶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上述溶液3.0ml 至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有释至刻度,摇匀;
5.12.3.3 样品溶液:称取PVP 无水样品0.100g,用水溶解,移入50ml 的溶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12.3.4 系统适用性:
开启仪器,在色谱仪稳定后,进样标准溶液50ul,至连续6 针2-吡咯烷酮峰面积的标准偏差不大于2.0%。
5.12.3.5 测定
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交替进样,记录、测量的2-吡咯烷酮峰面积。注意每次进样品溶液后,需用流动相以相同的流量从保护柱到分析柱冲洗30min 。
5.12.4 计算
2-吡咯烷酮的质量分数以w8 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13)计算:
式中:
Au —— 样品溶液中2-吡咯烷酮的峰值面积;
As——标准溶液中2-吡咯烷酮的峰值面积;
cs——标准溶液中2-吡咯烷酮的溶液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 mg/ ml) ;
cu——样品溶液中2-吡咯烷酮的溶液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 mg/ ml)。
5.13 甲酸含量的测定
5.13.1 试剂与溶液
5.13.1.1 无水甲酸(色谱纯);
5.13.1.2 高氯酸;
5.13.1.3 流动相:取5mL 高氯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5.13.2 仪器
5.13.2.1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紫外检测器;
5.13.2.2 液相色谱柱:φ(4—8)mm× (25—30)mm,(5-10) um 氢型强阳离子液相色谱柱;
5.13.2.2 固体萃取柱(SCX SPE 柱): φ0.8mm ×20mm 氢型强阳离子树脂萃取柱。
5.13.2 测定步骤
5.13.3.1 测定条件
柱温:30℃;
检测波长:210nm;
进样体积: 50ul;
流量:调整流量至2-吡咯烷酮出峰时间在11 min。
5.13.3.2 标准溶液:称取无水甲酸0.100g,置100ml 量瓶中,加水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量取上述溶液1.00ml,置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13.3.3 样品溶液:
称取PVP 无水样品2.0g,用水溶解,移入100ml 的溶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为样品储备溶液;
向SCX SPE 柱中加入5mL 的水,调整滴液流量,使滴水的速度大约20 滴/分钟,当SPE 柱中水的水平面接近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层的顶部附近,添加样品储备溶液,滴出2 ml 的溶液后,收集1.5 ml的溶液,此溶液为样品溶液。
5.13.3.4 系统适用性:
开启仪器,在色谱仪稳定后,进样标准溶液50ul,至连续6 针甲酸峰面积的标准偏差不大于2.0%。
5.13.3.5 测定
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交替进样,记录、测量甲酸峰的面积。
5.13.4 计算
甲酸的质量分数以w9 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14)计算:
式中:
Au —— 样品溶液中甲酸的峰值面积;
As——标准溶液中甲酸的峰值面积;
cs——标准溶液中甲酸的溶液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 mg/ ml) ;
cu——样品溶液中甲酸的溶液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 mg/ ml)。
5.14 肼含量
5.14.1 试剂与仪器
5.14.1.1 甲苯;
5.14.1.2 甲醇;
5.14.1.2 水杨醛;
5.14.1.2 水杨醛吖嗪;
5.14.1.8 二甲基硅烷化的色谱硅胶混合物;
5.14.1.8 薄层扫描仪;
5.14.1.8 薄层玻板: 用5cm×20cm,10cm×20cm 或20cm×20cm 的规格的光滑,平整玻璃板,洗净至不附水珠,晾干,涂布0 .25mm 厚、二甲基硅烷化的色谱硅胶混合物;
5.14.1.3 涂布器:应能使固定相或载体在玻璃板上涂成一层符合厚度要求的均匀薄层。
5.14.1.4 点样器:常用具支架的微量注射器或定时毛细管,应能使点样位置正确集中。
5.14.1.5 展开室:应使用适合薄层板大小的玻璃制薄层色谱展开缸,并有严密盖子,除另有规定外,底部应平整光滑,应便于观察。
5.14.2 测定步骤
5.14.2 .1 对照溶液:称取9mg 水杨醛吖嗪,加甲苯溶解并稀释至100ml,取上述溶液1ml,加甲苯稀
释至10ml。
5.14.2 .1 样品溶液:称取2.5g PVP,加水溶解并稀释至25ml,加入0.5ml 50g/L 的水杨醛甲醇溶液。将上述溶液混匀,置60℃水浴中加热15min,放冷至室温,加入2.0ml 甲苯,振摇2min,离心,取上层溶液作为样品溶液。
5.14.2 .1 分别吸取10μl 对照溶液和样品溶液,点在薄层硅胶板上,样品点干燥后,用甲醇:水(2:1)的溶剂系统展开,直至前沿到达板的3/4 处,将板子拿出层析缸,标出前沿位置,然后待板子挥发至干,在365nm 波长紫外灯下标出斑点的位置:对照溶液点展开后,现出的点能显示荧光且Rf 值约为0.3,样品溶液的点展开后在与对照点相同的位置所具有的荧光斑点相比,不得比对照溶液的斑点更深(对照溶液的荧光斑点相当于肼含量1ppm)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产品按批检验,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见表2。
6.2 型式检验
6.2.1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2
出厂检验 5.3 5.4 5.5 5.6
型式检验 5.3 5.4 5.5 5.6 5.7 5.8 5.9 5.10 5.11 5.12 5.13 5.14
6.2.2 产品在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要进行型式检验
a)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正常生产时,每隔一个月,应周期性进行一次型检;
c)产品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技术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f)销售合同中规定时。
6.3 组批与抽样
以生产企业中每天(班)生产的成品为一检验批,按批号抽样。在销售者或用户处按产品出厂包装的标示批号抽样。型式检验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1 个单元进行采样。采样按照GB/T 6680 规定的方法进行。将采取的试样等量装入两个清洁、干燥、密封良好的细口瓶中,瓶上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和取样人姓名。一瓶用于检验,一瓶保留六个月备查。
6.4 判定规则
本标准中质量合格与否的判断采用GB/T 8170 中的“修约值比较法”。如果检验结果中有某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应重新抽取两倍数量的样品,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如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 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7.1 标志
包装桶上应有明显的标志,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商标、制造商名称、地址、生产日期、
批号、净重、本标准编号及备案号。
7.2 包装
7.2.1 每批出厂的PVP 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证明书内容包括:制造商名称、产品名称、生产日期、等
级、批号、净重、本标准编号及备案号。
7.2.2 PVP 用纸板桶包装,内衬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规格有20Kg 和25Kg 。包装应符合运输和贮
存的要求。包装净重允许偏差为 ±0.1kg、±0.125kg,每批产品的单元平均净含量不允许出现负偏差。
7.3 运输
PVP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防雨。
7.4 储存
PVP 储存地点应干燥、通风、防尘、远离火源及其它危险品,避免阳光直射,产品的搬运过程中注
意轻搬轻放,防止包装桶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