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方米等温云室碘化银焰剂成冰
性能静态检测技术规程(试行)
(气预函〔2006〕78号,自2006年8月1日起执行)
1.总则
1.1 为规范1立方米等温云室碘化银焰剂成冰性能的静态检测方法和程序,特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针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立方米等温云室检测碘化银焰剂成冰性能而制定。其检测结果是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之一碘化银焰剂成冰性能和技术指标的评判依据,并作为催化剂配方改进、作业催化技术选择的重要依据。
1.3本规程适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和研究试验的碘化银焰剂测试。
1.4检测单位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
1.5检测时间为每年2-5月。生产企业每年提交1次检测,由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验收单位抽样送检测单位检测。
2.检测内容
2.1 检测碘化银焰剂成核率。
2.2 测定碘化银焰剂成冰阈温。
3.送检样品准备及要求
3.1 碘化银焰剂测试样品质量为1±0.1 (g),以检测时称重为准。
3.2 碘化银焰剂测试样品压制形状为圆柱体,直径Φ=10(mm),高度h<8(mm)。示意图见图1。
3.3 按上述要求压制所需测试样品30个。
图1 送检样品尺寸 |
4.检测设备及器材
4.1 1m3等温云室系统。
4.2 JVC显微摄像设备。
4.3计算机、存储及复读系统。
4.4 造雾系统。
4.5催化剂燃烧室。
4.6水冷却的半导体冷台及温控设备。
4.7抽气式采样器。
4.8 气溶胶室。
4.9电子天平。
4.10标准时钟及秒表。
4.11冰晶载玻片。
5.检测程序及方法
5.1 测试温度点
在 -6℃ ~ -12℃ 之间,每隔1℃为一个检测点; -12℃ ~ -20℃ 之间每隔2℃为一个检测点;-6℃以上每隔0.5℃测至阈温。
5.2 检测时燃烧室相对湿度≤80%。
5.3云室通雾
在云室温度降至预定温度时,进行通雾,直至云室内充满雾。当雾稳定时停止通雾。
5. 4 碘化银焰剂点火及采样
5.4.1 将送检样品用电子天平称重后置于燃烧室内,用点火药点燃催化剂样品。
5.4.2 所测样品在燃烧室燃烧完全后用搅拌风扇搅拌10秒左右,使燃烧物均匀分布于燃烧室内,隔1分钟进行采样。
5.4.3用通雾对本底进行彻底清洗,准备下一次点火。
5.4.4每个样品一次性使用。如发现点火不正常(未燃尽的样品大于原样品的50%时),需重新点一个样品。未燃部分经过称重,用实际燃烧的样品质量M计算成核率。
5.5 冰晶检测
5.5.1 在正式检测前,对空白样片检测,确认云室内无冰晶出现。
5.5.2 将定量的样气注入云室。
5.5.3 用经过预冷的载玻片,放在云室底部依次接取沉降的冰晶。如冰核浓度高,需补充通雾2-3次,直到载玻片上不再取得冰晶为止。
5.5.4 在显微镜下对每个样片的冰晶数进行判读,每个视野的冰晶作全视野计数,一共读10个视野,求出每个视野的平均冰晶数。
5.5.5 累计每个样片的平均冰晶数。
5.5.6 所有样品上冰晶图象资料均录像保存,以便复核。
5.5.7 一次检测完成后,对云室进行本底清洗,确认本底干净后准备下一次检测。
6. 数据分析、计算方法及绘图
6.1数据分析
每个样片判读10个视野,取算术平均值,累计同一个试样的几个样片平均冰晶数,算出该试样累计的冰晶平均数。
6.2计算方法
式中:
N--试样成冰核率:每克碘化银在某一温度形成的冰晶总数:
N--试样成冰核率:每克碘化银在某一温度形成的冰晶总数:
n---冰晶累计平均数
V1-燃烧室体积
V2-采样器体积
S1--云室底面积
S2--显微镜下读数的视野面积
M--AgI%×试样重(g)
6.3完成全部检测后,绘制成冰核率曲线并编写测试报告,由检测人员3人以上签字并加盖检测单位公章。报告内容见附录1(检测报告样本)。
7.文档管理
7.1 保存检测的原始记录及附录2:成冰性能检测结果表。
7.2 被测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7.3 测试报告一式三份,送检单位、业务主管单位各一份,检测单位存档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