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
1、样品的制备
1.1 样品的混匀与缩分
大批样品的混匀,多采用铁铲混匀法与环锤混匀法;较少量的样品(20Kg以下),可用掀角法混匀,也可用分样器混匀。样品的缩分采用锥形四分法、挖取法和分样器缩分法。缩分样品的最低可靠质量,大体上与其最大颗粒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关系:Q=Kd2,K为根据矿石特性而确定的经验系数。
1.2 样品的烘干及磨细
样品放入干燥箱中在105~110℃温度下干燥,干燥后的样品经破碎机破碎后。经缩分后的样品在振动磨中细磨,使样品全部通过0.08mm方孔筛。
2 试剂和仪器
2.1 普通试剂的配制
分析过程中,只应使用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所用试剂应为分析纯或优级纯试剂。用于标定与配制标准溶液的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应为基准试剂。
除另有说明外,%表示“%(m/m)”。本指导书使用的市售浓液体试剂具有下列密度(ρ)(20℃,单位g/cm3)或%(m/m):
——盐酸(HCl) 1.18~1.19g/cm3或36%~38%
——硝酸(HNO3) 1.39~1.41g/cm3或65%~68%
——氨水(NH3H2O) 0.90~0.91g/cm3或25%~28%
在化学分析中,所用酸或氨水,凡未注浓度者均指市售的浓酸或浓氨水。用体积比表示试剂稀释程度,例如:盐酸(1+2)表示:1份体积的浓盐酸与2份体积的水相混合。
2.1.1 盐酸(1+1);(1+5)
2.1.2 氨水(1+1)
2.1.3 氢氧化钠(NaOH)
2.1.4 氢氧化钾(KOH)
2.1.5 氢氧化钾溶液(200g/L):将10g氢氧化钾(KOH)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
2.1.6 三乙醇胺[N(CH2CH2OH)3]:(1+2)
2.1.7 氯化钾(KCl):颗粒粗大时,应研细后使用。
2.1.8 氯化钾溶液(50g/L):将50g氯化钾(KCl)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
2.1.9 氯化钾-乙醇溶液(50g/L):将5g氯化钾(KCl)溶于50mL水中,加入50mL95%(V/V)乙醇(C2H5OH),摇匀。
2.1.10 氟化钾溶液(150g/L):称取150g氟化钾(KF•2H2O)于塑料杯中,加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
2.1.11 氟化钾溶液(20g/L):称取20g氟化钾(KF•2H2O)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
2.1.12 酒石酸钾钠溶液(100g/L):将100g酒石酸钾钠(C4H4KNaO6•4H2O)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
2.1.13 PH3.0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将3.2g无水乙酸钠(CH3COONa)溶于水中,加120mL冰乙酸(CH3COOH),用水稀释至1L,摇匀。
2.1.14 PH4.3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将42.3g无水乙酸钠(CH3COONa)溶于水中,加80mL冰乙酸(CH3COOH),用水稀释至1L,摇匀。
2.1.15 PH10的缓冲溶液:将67.5g氯化铵(NH4Cl)溶于水中,加570mL氨水,加水稀释至1L。
2.1.16 氟化铵溶液(100g/L):称取10氟化钾[(NH4)F]于塑料杯中溶解于100mL水中,贮存于塑料瓶中。
2.1.17 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溶液(100g/L):将10g磺基水杨酸钠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00mL。
2.1.18 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酚酞混合指示剂(1+1+0.2)(简称CMP混合指示剂):称取1.000g钙黄绿素、1.000g甲基百里香酚蓝、0.200g酚酞与50g已在105℃烘干过的硝酸钾(KNO3)混合研细,保存在磨口瓶中。
2.1.19 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1+2.5):称取1.000g酸性铬蓝K 与2.500g萘酚绿B和50g已在105℃烘干过的硝酸钾(KNO3)混合研细,保存在磨口瓶中。
2.1.20 PAN指示剂溶液(2g/L):将0.2gPAN[1-(2-吡啶偶氮)-2-萘酚]溶于100mL95%乙醇中。
2.1.21 无水乙醇(C2H5OH):含量不低于99.5%(V/V)。
2.2 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
2.2.1 EDTA 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15mol/L]: 称取5.6g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置于烧杯中,加约200mL水,加热溶解,过滤,用水稀释至1L。
.2.2.3 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各氧化物滴定度的计算
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的滴定度分别按下式计算:
TFe2O3= c(EDTA)×79.84
TAl2O3= c(EDTA)×50.98
TCaO= c(EDTA)×56.08
TM= c(EDTA)×40.31
式中:TFe2O3——每毫升EDTA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三氧化二铁的毫克数,mg/mL;
TAl2O3——每毫升EDTA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三氧化二铝的毫克数,mg/mL;
TCaO——每毫升EDTA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氧化钙的毫克数,mg/mL;
TM——每毫升EDTA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氧化镁的毫克数,mg/mL;
c(EDTA)——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79.84——(1/2Fe2O3)的摩尔质量,g/mol;
50.98——(1/2Al2O3)的摩尔质量,g/mol;
56.08——CaO的摩尔质量,g/mol;
2.2.2 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c(CuSO4)=0.015mol/L]:称取3.7g硫酸铜(CuSO4·5H2O)溶于水中,加4~5滴硫酸(1+1),用水稀释至1L,摇匀。
EDTA标准滴定溶液与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体积比的标定
从滴定管缓慢放出10~15mL 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15mol/L]于400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150mL,加15mLPH4.3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加热至沸。取下稍冷,加5~6滴PAN指示剂(2g/L),以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亮黄色。
EDTA标准滴定溶液与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体积比按下式计算:
K1 =
式中:K1——每毫升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
V1——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时消耗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2.2.5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5mol/L]:将60g氢氧化钠(NaOH)溶于10L水中,充分摇匀,贮存于带胶塞(装有钠石灰干燥管)的硬质玻璃瓶或塑料瓶内。
2.3 仪器与设备
2.3.1 天平:精度至0.1g;0.0001g。
2.3.2 铂、银、瓷坩埚:带盖,容量20~30mL。
2.3.3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2.3.4 干燥箱:可控制温度(105±5)℃、(105±5)℃、(105±5)℃。
2.3.5 高温炉: 隔焰加热炉,在炉膛外围进行电阻加热。应使用温度控制器准确控制炉温,可控制温度(700±25)℃、(800±25)℃、(950±25)℃。
2.3.6 中速滤纸
2.3.9 一般的玻璃器皿、容量器皿: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烧杯等玻璃器皿。
3、石灰石主要化学成分测定
3.1 二氧化硅的测定(氟硅酸钾容量法)
3.1.1 方法提要
在有过量的氟离子和钾离子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使硅酸形成氟硅酸钾沉淀,经过滤、洗涤及中和残余酸后,加沸水使氟硅酸钾沉淀水解生成等物质量的氢氟酸,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
3.1.2 测定步骤
称取约0.3g试样(m7),精确至0.0001g,置于银坩埚中,加入4g氢氧化钾,盖上坩埚盖(留有一定缝隙),放在电炉上(或马弗炉内)在600℃~650℃熔融20min(试样完全分解),取出坩埚稍冷后,用热水浸出熔块,放入300mL塑料烧杯中,坩埚及盖以少量硝酸(1+20)及热水洗净(此时溶液的体积应为40mL左右)。然后加入15mL硝酸,搅拌,冷却后(30℃以下)。加入10mL氟化钾溶液(150g/L),再加入固体氯化钾,仔细搅拌至氯化钾充分饱和,再过量1~2g氯化钾,冷却放置15min,用中速滤纸过滤。塑料杯与沉淀用氯化钾溶液(50g/L)洗涤2~3次。将滤纸连同沉淀置于原塑料杯中,沿杯壁加入10mL的氯化钾-乙醇溶液(50g/L)及1mL酚酞指示剂溶液(10g/L),用氢氧化钠溶液(0.15mol/L)中和未洗净的酸,仔细搅动滤纸并随之擦洗杯壁直至溶液呈红色。然后加入200mL沸水(沸水应预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酚酞呈微红色),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5mol/L)滴定至微红色。
3.1.3 结果表示
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数 按下式计算:
=
式中:XSiO2—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数,%;
TSiO2—每毫升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二氧化硅的毫克数,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21 —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7—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3.1.4 允许差
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20%;
不同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25%。
3.2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EDTA配位滴定法)
3.2.1 方法提要
在PH1.8~2.0温度为60℃~70℃的溶液中,以磺基水杨酸钠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3.2.2测定步骤
称取约0.5g试样(m8),精确至0.0001g,置于银坩埚中,加入6~7g氢氧化钠,盖上坩埚盖(留有缝隙),放入高温炉中,从低温升起,在650~700℃的高温下熔融20min,期间取出摇动1次。取出冷却,将坩埚放入已盛有100mL沸水的30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在电炉上适当加热,待熔块完全浸出后,取出坩埚,用水冲洗坩埚和盖。在搅拌下一次加入25~30mL盐酸,再加入1mL硝酸,用热盐酸(1+5)洗净坩埚和盖。将溶液加热煮沸,冷却至室温,转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C供测定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用。
吸取50mL试样溶液C,放入3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100mL,用氨水(1+1)和盐酸(1+1)调节溶液PH值在1.8~2.0之间(用精密PH试纸检验)。将溶液加热至70℃,加10滴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溶液(100/L),以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15mol/L]缓慢地滴定至无色或亮黄色(终点时溶液温度应不低于60℃)。保留此溶液供测定三氧化二铝用。
3.2.3 结果表示
三氧化二铁的质量百分数 按下式计算:
=
式中:XFe2O3——三氧化二铁的质量百分数,%;
TFe2O3——每毫升EDTA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三氧化二铁的毫克数,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22——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5——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m8——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3.2.4 允许差
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15%;
不同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20%。
3.3 三氧化二铝的测定(铜盐回滴法)
3.3.1方法提要
在滴定铁后的溶液中,加入用对于铝、钛过量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于PH3.8~4.0使铝钛与EDTA完全络合,以PAN为指示剂,用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回滴过量的EDTA。
3.3.2 测定步骤
从测定完铁的的溶液中加入EDTA标准[C(EDTA)=0.015mol/L]至过量10~15mL(对铝、钛含量而言),加水稀释至150~200mL。将溶液加热至70~80℃后,加数滴氨水(1+1)调节溶液PH值在3.0~3.5之间(用精密PH试纸检验),加入15mL、PH4.3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加热煮沸并保持1~2min,取下,稍冷,加入4至5滴PAN指示剂(2g/L),用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0.015mol/L)滴定至亮紫色。
3.3.3 结果表示
三氧化二铝的质量百分数 按下式计算:
= =
式中:XAl2O3——三氧化二铝的质量百分数,%;
TAl2O3——每毫升EDTA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三氧化二铝的毫克数,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23——加入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4——滴定时消耗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K1——每毫升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
5——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m8——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3.3.4 允许差
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20%;
不同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25%。
3.3.5 注意事项
3.3.3.5.1 本方法只适用于一氧化锰含量在0.5%以下的试样。
3.4 氧化钙的测定(EDTA配位滴定法)
3.4.1 方法提要
在PH13以上的强碱性溶液中,以三乙醇胺掩蔽剂,用CMP混合指示剂(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酚酞),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3.4.2 测定步骤
从试样溶液C中吸取25.00mL于3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200mL,加5mL三乙醇胺(1+2)及适量的CMP混合指示剂,在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钾溶液(200g/L)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5~8mL,此时溶液在PH13以上,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15mol/L]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呈现红色。
3.4.3 结果表示
氧化钙的质量百分数 按下式计算:
=
式中:XCaO——氧化钙的质量百分数,%;
TCaO——每毫升EDTA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氧化钙的毫克数,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25 ——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0——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m8——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3.4.4 允许差
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25%;
不同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40%。
3.5 氧化镁的测定(EDTA配位滴定法)
3.5.1 方法提要
在PH10的氨性溶液中,以酒石酸钾钠和三乙醇胺掩蔽剂,用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钙镁合量,用差减法求得氧化镁含量。
3.5.2 测定步骤
从试样溶液C中吸取25.00mL于4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200mL,依次加入1mL酒石酸钾钠溶液(100g/L)和5mL三乙醇胺(1+2),搅拌,加入25mL、PH10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及适量的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以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15mol/L]滴定,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至纯蓝色。此为钙镁总量。
3.5.3 结果表示
氧化镁的质量百分数 按下式计算:
=
式中:XM——氧化镁的质量百分数,%;
TM——每毫升EDTA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氧化镁的毫克数,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26 ——滴定钙镁总量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5 ——滴定氧化钙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0——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m8——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3.5.4 允许差
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为:含量<2%时,0.15%;
含量≥2%时,0.20%。
不同试验室的允许差为:含量<2%时,0.25%;
含量≥2%时,0.30%。
3.6 烧失量的测定
3.6.1 方法提要
试样中所含水分、碳酸盐经高温灼烧即分解逸出,灼烧所失去的质量即为烧失量。
3.6.2 测定步骤
称取约1g试样(m9),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石膏类样品在800℃~850℃下;石灰石在950±25℃下灼烧1h,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3.6.3 结果表示
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 按下式计算:
=
式中:XLOI——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
m9——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0——灼烧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3.6.4 允许差
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25%;
不同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40%。
3.7 三氧化硫的测定
3.7.1 方法提要
在酸性溶液中,用氯化钡溶液沉淀硫酸盐,经过滤灼烧后,以硫酸钡形式称量。测定结果以三氧化硫计。
3.7.2 分析步骤
称取约0.5g试样(m15),精确至0.0001g,置于300mL烧杯中,加入30mL~40mL水使其分散。加入10mL盐酸(1+1),用平头玻璃棒压碎块状物,慢慢的加热溶液,直至试样分解完全。将溶液加热微沸5min。用中速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10~12次。调整滤液体积至200mL,煮沸,在搅拌下滴加15mL氯化钡溶液(100g/L),继续煮沸数分钟,然后移至温热处静置4h或过夜(此时溶液的体积应褒词在200mL)。用慢速滤纸过滤,用温水洗涤,直至检验无氯离子为止。将沉淀及滤纸一并移入已灼烧恒重的瓷坩埚中,灰化后再800℃的马弗炉内灼烧3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3.7.3 结果表示
三氧化硫的质量百分数XSO3按下式计算:
XSO3=
式中:XSO3——三氧化硫的质量百分数,%;
m15——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6——灼烧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
0.343—硫酸钡对三氧化硫的换算系数。
3.7.4 允许差
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25%;
不同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40%。
3.7.5 注意事项
3.7.5.1 溶液沉淀的酸度应控制在0.05~0.1mol7L范围内。虽然硫酸钡在有过量的Ba2+存在时,在稀的范围内溶解度很小,但随着酸度增加,硫酸钡的溶解度增大,使测定结果偏低。
3.7.5.2 当溶液由大量的钙存在时,会产生硫酸钙黄沉淀,应提高溶液酸度以增加硫酸钙的溶解度,同时适当提高沉淀剂BaCl2的加入量,以消除因酸度增加而增大硫酸钡的溶解度。
3.7.5.3 沉淀时应在温热溶液中进行,并慢慢滴加沉淀剂,迅速搅拌,以促使生成颗粒较大的沉淀,以减少共沉淀和表面吸附。沉淀完毕后应该陈化一段时间,促使沉淀的进一步净化,沉淀晶体颗粒增大,以有利过滤洗涤。
3.7.5.4 沉淀灰化时,应从低温升起,不能着火以防硫酸钡被火焰吹走,滤纸中碳要灰化尽,以防在灼烧时可能还原部分硫酸钡,引起测定结果偏低。灼烧后的沉淀为暗灰色,若是纯白色,可用硫酸处理重新灼烧。
3.7.5.5 灼烧硫酸钡沉淀时温度应控制在800~850℃若温度过高,将引起硫酸钡沉淀的分解,使分析结果偏低。